- +1
上海纽约大学研究苏州河:讲好一个来自上海的世界故事
2021年10月24日,上海,运动员在苏州河上竞技。人民视觉 资料图
巴黎有塞纳河,伦敦有泰晤士河,开罗有尼罗河,维也纳有多瑙河……上海也有“一河”——苏州河。
苏州河是长江支流黄浦江支流吴淞江上海段的俗称。据上海市档案馆研究员马长林介绍,在上海开埠前,苏州河一直叫吴淞江,只是上海开埠后,由于外国人发现可以乘船从这条河到苏州,所以叫它为苏州河。后来根据习惯,以北新泾为界,吴淞江上游被称为吴淞江,当地百姓也是这么称呼的,而北新泾以东为吴淞江下游,进入上海市区,上海人称之为苏州河。
苏州河一度也是清澈见底的,但随着岸边经济飞速发展,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其中,于是有了“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洗衣灌溉,七十年代全线黑臭,八十年代鱼虾绝代”之说。再后来,经过了从“苏一期”到“苏四期”的整治,时至今日,苏州河42公里岸线滨水公共空间已基本实现贯通开放,实现了“还河于民、还岸线于民、还景于民”。可以说,从吴淞江到苏州河,从臭水浜到景观河,苏州河承载了太多太多的上海记忆与故事。
1987年5月,上海,繁忙的苏州河。人民视觉 资料图
今年11月,上海纽约大学的“苏州河的城市生态、城市设计、国际城市比较研究及传播”项目(下文简称“苏州河”项目)入选了2021年上海市“中华文化走出去”专项扶持资金项目。该项目自去年秋季启动,由上纽大城市实验研究室的城市科学与政策助理教授关成贺、城市研究助理教授李颖负责主导,旨在对苏州河的城市生态、城市设计、国际城市比较方面开展研究,从生态可持续性、建筑设计和社会活动等角度出发,对苏州河沿岸改造进行评估、分析以及国际比较。上纽大校长童世骏表示:“希望通过该项目,让代表上海文化的苏州河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文化,聆听上海故事。”
一条地方河何以成为中华文化的符号,如何通过一个学术项目走向更广大的世界?近日,关成贺与李颖就“苏州河”项目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
关成贺教授
苏州河的变迁,承载着上海的记忆
对于苏州河,上海人的记忆各种各样。
李颖说:“90岁的人对它有战争记忆,60岁的人是工业记忆,30岁、40岁的人是臭河沟记忆。”
如今,当人们提起上海,往往会提到黄浦江、外滩,但很少会向大家介绍:“我来自上海,我的家乡有条苏州河。”
“其实从历史宏观的角度去看,苏州河对于上海的重要性绝不亚于黄浦江。”李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几乎每一个伟大的城市,都有一条伟大的母亲河。就如苏州河对于上海而言,历史悠久的河流承载了整个城市的集体记忆、空间层叠,将城市的过去、当今以及未来联系在一起,意味着这个城市的过往不会被忘记,未来可期。苏州河两岸的建筑也记录了上海风貌变迁的轨迹——从租界时期到工业以及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到曾经的垃圾桥以及后面的环境治理,直到现在大家看到的全新的、海派的苏州河新风貌。
在一次课堂上,李颖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关于苏州河的作业。一个本地学生第二节课就告诉她,自己询问了家里的老人,老人说:“那个地方是下只角呀,上海人不要去的,又不好的呀。”老人家同时不太能理解,为什么苏河湾一带的地价现在变得如此昂贵。
但李颖的一位亲戚是军事迷,他对淞沪会战、上海战区的历史非常了解,来上海第一个要去的地方就是四行仓库。“苏州河在他心目中的形象,就和前面那位上海老人家完全不同了。当每一个人拥有不同的城市情感的时候,对城市空间的需求就更多样化了。”
因此,“苏州河项目”希望通过对不同的时空情感进行分析,来整合出更适合苏州河的一系列空间。李颖表示:“我们希望这些 ‘取之于民’的研究成果能够 ‘用之于民’,使苏州河成为更民主更恰当的城市空间。”
苏州河的变迁承载了上海的城市情感,经历了时空变化。不同代人对苏河的情绪也是不一样的。来源:上海纽约大学微信公众号
一次不同以往的苏州河研究
李颖说的“时空情感分析”便是此番上纽大“苏州河项目”的特点之一,它将城市设计与城市科学相结合,强调应用AI技术对“街景”、“河景”、“城市风景线”进行时空情感分析,纳入城市诊断、城市记忆。
而“苏州河项目”的另一大特点,是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尤其是以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一条苏州河,千年上海史。”关成贺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苏州河是上海的母亲河,见证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兴起和发展,是上海城市文明的源头,承载着城市的历史和文脉,也是上海未来发展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更是强化上海城市核心功能、提升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空间载体。”
关成贺透露,目前项目启动不久,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比如通过纽约大学的全球网络课程“中国城市化”(Urbanization in China),让中国和世界各国学生都能“更加了解中国文化,聆听上海故事”。
“课程的主轴是对苏州河做时间上的古今叙述、空间上的中外比较、功能上的内涵深化。围绕这个主轴,重点是突出理论上的生态研究和实践上的建筑设计。”关成贺说,从2019年初,“中国城市化”在上海纽约大学开设至今已经吸引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在疫情期间,国际学生也坚持通过网络课程进行参与。课程的内容设置还包括组建多个中外学生联合团队对苏州河沿岸进行实地考察,提出以中华文化为背景、以现代生活为导向的设计方案,并通过国内国际媒体和纽约大学全球15校区网络征集意见。课程成果将通过对苏州河部分空间进行设计改建,以提高作为上海历史文化核心的形象。
在关成贺的设想中,未来“苏州河项目”还会诞生有这些成果:关于苏州河的中英文双语书籍《苏州河:城市生态廊道》和画册《苏州河:上海母亲河沿岸建筑设计》、呼吁广大市民参与其中的建筑设计项目“苏州河沿岸的袖珍空间”、与地方政府合作进行设计实验等等。在项目开展过程中,计划邀请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城市居民、在校学生等各方人员参与,并与上海纽约大学城市实验室开展合作,对项目的历史方面内容开展研究。“我们也会把苏州河与其他国际项目进行比较,比如澳大利亚墨尔本的雅拉河(Yarra River),美国波士顿的查尔斯河(Charles River),韩国首尔的清溪川。”
据悉,上海市“中华文化走出去”专项扶持资金聚焦“中华文化国际表达”“全球叙事能力建设”“推广推介双创演绎”和“扩大国际 ‘朋友圈’”四大方向。上纽大的“苏州河”项目此次入选了“全球叙事能力建设”方向,该方向主要扶持加强对外叙事能力建设,构建线上、线下重量级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平台或品牌,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彰显上海城市品格。
李颖教授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了解苏州河附近口袋公园的建筑空间设计。来源:上海纽约大学微信公众号
苏州河是上海故事,也是世界故事
著名摄影师刘香成对上海有这样一个概括:“世界城市”。
什么是世界城市?
在李颖看来,“世界城市”的首要特征应是开放包容,且具有极强的经济全球化、可持续化发展竞争力和文化的全球影响力。
“与纽约、伦敦这样的世界城市相比,上海或许可更加关注本土文化和市民精神。上海的世界性一定不是一个消除地方差异、地方特色的过程,相反,它强调的包容性、外向性和成长性是扎根于对上海丰厚的历史底蕴、文化认同之上的。因为足够的自信和自我认识,才能把上海故事多面地介绍给世界,让世界对上海好奇;同时给予足够的空间让世界也能给上海讲讲故事、上上课。这样的双相流通才能刺激城市发展,使上海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 ‘世界城市’。”
“在这一点上,上海的市民其实做得很好,上海人通常都对自己的身份非常自豪。”李颖说,因为足够的自信和自我认识,才能把这个城市的多面性更完整地介绍给世界,讲好上海故事,让世界对上海好奇,那上海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城市”。
她还提到,上个月,苏州河上又举办了一次赛艇公开赛,社会反响极好。100多年前,欧式建筑“划船总会”就在苏州河南岸设立,那时外侨就已在苏州河上开展赛艇运动,划船总会也成了会员们休闲社交的空间。新中国成立后,苏州河又经历了它的工业时代和超过30年的环境整治,如今已焕发青春,水质明显改善,两岸的滨水空间环境显著提升,成为市民休憩和游客观光的打卡地,特别是今天秋天的百舸争流,更加展示了苏州河的历史底蕴和治理成就。
“我觉得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上海故事,世界故事。它讲述了一个包容接纳海外文化的上海,一个在蓬勃发展的上海,一个有决心的上海,一个拥抱历史、展望未来的上海。”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